圆觉经在线网
标题

什么是正信?

来源:圆觉经在线网作者:时间:2023-01-28 21:07:24
什么是正信? 什么是正信? 正信即正直之信念。系相对于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说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什么是正信?

什么是正信?

正信即正直之信念。系相对于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说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学佛以信为入门。有了虔诚的信仰,即可长养善根,所以信为一切正道助道功德生长之母。由于各人的根性不同,对所信仰的法门也有不同的偏重。有的居士,偏信五戒十善人天因果的善愿行。有的居士,偏信声闻乘的解脱行,发出离心,厌离三界的苦难而希求解脱。有的居士,利乐有情的心识特胜,偏信发菩提心,修四弘誓愿133、六波罗蜜多、四摄134化度。

有的居士,厌离欲界粗苦,修习四禅八定,以得寂静为乐。有的居士,厌离三界苦,欣求极乐往生净土,以专一念佛为志。有的居士,参禅学道,真参实悟,以开悟为期。有的居士,诵经礼佛、写经弘法。以上都是正信的一分,随力行持,都能获益。我们必须树立正信,坚持正信,遇事应变,随处皆通,无著自在,心安理得,不粘著于事相,虽处逆境,任运解脱,是真学佛的自在人。

对于佛陀所宣说的真理事实,相信是真实不虚的。对于佛菩萨声闻所具有的功德,相信是无伪的存在;对于佛所宣说的真理事实和佛的功德,相信自己能证能得。对于真理事实,能深刻思考决定即得无碍忍解。对佛菩萨声闻所具有的功德,希望好乐欲求,以能证能得的坚定信受不疑,不为非理之说所动摇,就是清净的正信心。

真理事实,即佛陀宣说的教法。如四谛135、五蕴136、十二缘起137、六度、二无我138、三法印139等,都是佛陀亲证亲知而宣说,皆是真实的事相理体。对这些真实事相理体坚信不疑,是为正信。 从四谛来说,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不虚之相,明染净两种因果。苦集是杂染因果,灭道是清净因果。苦是逼迫义,凡是有漏140的法,一切皆苦。所谓乐者,不过是暂时的相对的领受,究其本质迁流变坏来讲,还是行苦。所以世间的有漏法,都是苦苦、坏苦、行苦141所摄,是真实不虚的。人的一生,扩而易知的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摄一切五取蕴苦142。这八种苦,一个人只要不是幼年死亡或中夭者,大都不可避免要受八苦的逼迫。这里以三苦举例来说,如有人遭受到了不如意的事,或身体上已经有残废疾病等痛苦,再给与针灸服药刀割治疗,则是苦上加苦,是为苦苦。一种心爱的东西或亲戚朋友,遭到破坏因缘,心生痛苦,是为坏苦。一切有为法143,都是刹那迁流变易的,给人以不安定的逼迫感受,这就是行苦。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事相,所以一切迁变流动的有漏法,都决定是苦。

苦是果法的表露,追究其原因,都是由烦恼业行招感而来的,所以苦果的因,就是集谛。这苦集二谛,就构成有漏杂染的因果;灭是灭尽义,即断除烦恼业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得到的寂灭解脱,是一种清净寂灭无为144的境界,是修道所得的结果。道是出离义,即证得寂灭的因行,修行道谛,可以离苦集而证得圆满寂灭的涅槃。道有正道和助道,正道即诸无漏的智慧,助道即诸有漏对治的方便善法。由此道故,知苦断集、慕灭修道。道是能证得灭谛的因,灭谛是道证之果,故由灭道二谛构成出离的清净因果关系。

解说四谛的意义,在经论中说得很多,也很深细,这里只作了简单的介绍,使我们知道四谛是真实不虚的真理事实。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后,首先就是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五人听了之后,漏尽145结解146,证阿罗汉。佛陀最后在双林树间入灭时说《遗教经》,又重宣四谛法门。世尊初转法轮147和最后说法都是说四谛法门,可见四谛法的重要了。

又如业果148,是佛教教义上最重要的内容,即一切众生的生死流转,声闻独觉圣人的断染证净,菩萨的修行六度四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149,都是染净业力的体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不虚。《妙法圣念处经》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业果决定,说明一切众生,毕竟都无主宰自在的实我150我所151,随善恶染净的业力,各自受报。业是身语意的造作,顺理利人的造作是善业,违理损人的造作是恶业。善业有生乐果的力用,恶业有生恶果的力用。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是坚强的,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千万亿大劫152,也不会消失,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决定招感果报不虚。所以佛陀在许多经典里都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在业力感果上,又有别业和共业的差别。个人所招感的一切称为别业,如身相好丑,智慧高低,寿命长短等,为别业所感,是为正报。与别人共同享受的衣食住行,山水环境,医药卫生等各种共同的东西,是大家过去的共业所感,称为共业,是为依报。详细分析起来,还有别中别,共中不共的差别。这种业果决定的道理,是甚深的真理。如果每个人都相信这个真理,则人人断恶修善,人人互相尊重爱敬,自然清净和谐,天下太平。

总起来讲,信有三种差别:一信‘实’有,即对于佛陀所说一切法的真理事相,深信忍可153为有,就是‘忍’义。二、信有‘德’ ,即对于佛菩萨声闻圣者所证清净功德,深信思可为有,生起爱乐,就是‘乐’义。三、信有‘能’ ,即对于真理事实以及世出世间有漏无漏善法,深信自己及他人,只要依著佛陀的教导去修习,都能成就。学佛者在自己思想意识上生起这样的信心,便是正信,能对治一切的邪念和不信,专心一意地修习善法,坚信不疑。所以《成唯识论》说‘信’乃‘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勇往直前无挂碍,坚持正信必成佛。 学佛的人,树立和坚持了正信,就决不会去做不符合正信的事。如问卦、抽签、烧纸钱、看相、算命、堪舆(风水)、观星等等,本为佛陀所禁止,岂能信受宣传?作为一个佛弟子,应以所知所解的正法,宣传弘扬,不应做违背佛教宗旨的事情。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正信,自己要依教而行,也要做宣传解释工作,令非正信者舍邪归正。一个佛弟子的言行,关系到佛教的兴衰存亡,我们要随时随地庄严三宝,光显正信。 有正信才能行善积德,身心清净,自、他皆受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且听下回分解 且听下回分解

且听下回分解成语名称且听下回分解成语拼音qiě tī...

专权擅势 专权擅势

专权擅势成语名称专权擅势成语拼音zhuān quán shàn s...

且食蛤蜊 且食蛤蜊

且食蛤蜊成语名称且食蛤蜊成语拼音qiě shí há lí成...

专美于前 专美于前

专美于前成语名称专美于前成语拼音zhuān měi yú qiá...

专欲难成 专欲难成

专欲难成成语名称专欲难成成语拼音zhuān yù nán ché...

最新文章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大海洋萍,也有相逢之日 大海洋萍,也有相逢之日

大海洋萍,也有相逢之日...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古诗原文[挑错...

手机版 网站地图